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

【历史上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梭伦改革践行了这一核心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现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这种局势表明,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邦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

——张国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

材料二雅典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雅典城邦的最高利益上,或者说,雅典贵族和平民所共有的共同利益上,米尔斯认为:“梭伦渴望把秩序带进他所热爱的混乱的城邦,因为他认为秩序是一个城邦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幸事之一。”博兹特和罗宾逊也指出:“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

——摘编自邹益《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雅典“陷于绝境”的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稳定”雅典城邦的改革措施。

(3)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1)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 文明出现危机。 (2)措施: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3)关系:稳定的局势是梭伦改革的前提;社会稳定是梭伦改革的目标;经济改革为长期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改革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证。 【解析】第一问由“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结合所学知识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导致阶级矛盾加剧角度回答。第二问由“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砚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结合所学从雅典出现了危机方面回答。 由“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的经济和政治措施方面回答即可。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社会局势动乱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目的是给动乱的局势带来了秩序,所以稳定的局势是梭伦改革的前提;社会稳定是梭伦改革的目标;另外由“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郊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产重危机。”和“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得出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社会稳定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调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 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令人惊异和美慕。

——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

阅读材料,指出一个大国崛起的因素,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对此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之前,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这些发明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正如欧洲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所指出的:“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15世纪开始三十多年间,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远征航队中最大的船只长140英尺。从而使国际上一致认可15世纪初,中国科技仍领先于西方。15—17世纪初,中西方的科技位置发生倒转。西方人在文艺复兴的大旗下,从思想领域、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各个方面几乎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相反,中国在这两个世纪,却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停滞不前。到17世纪初,原先在应用技术方面领先的地位已丧失殆尽。再过了两个多世纪,中国的天朝大门便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所轰开。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重新恢复活力。随着战争与商业贸易的兴起,欧州民众开始打破桎梏,商品經济的繁荣催生了手工业工场的兴起,而手工业的兴盛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也促使欧洲的新贵开始了海外扩张的“新航路”运动。更重要的是,商品经济打破了原来地主对财富的垄断,新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是新技术、新科技的最主要推动者,也是最主要的受益者。同时,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基督教的思想禁锢,而罗马救廷忙于与致力于宗教改革的新教徒争斗,自顾不暇,整个社会的思想气氛活跃。这些都催生了工业革命。

毛克盾《中西方近現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并分析15—17世纪初中国各方面都停滞不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出现的历史条件,并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

A. 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

B. 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

C. 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

D. 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

 

查看答案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A. 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B. 苏俄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型

C. 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推行

 

查看答案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