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回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

(题文)回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的。随着人类的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也只能在愚味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75页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述须史论结合)

 

观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替代人”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生活便捷与社会进步,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诸多的难题与困惑,如阶级冲突、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始了对人脑的部分替代即对人的智力的替代,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随着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灾难,如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实行细菌战,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等。(其他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结论:历史上每次技术进步都显示过它有益和有害的两面性,我们应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解析】根据“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的”“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可提炼出观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然后,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苏州是经济较为兴盛的城市,举办慈善的传统非常浓厚。生于斯的冯桂芬很早就有参与慈善的记录。1833年,江阴“淫雨猝至”,“禾尽坏”。作为知县幕友的冯桂芬,发动绅富举行“捐赈”,募集制钱八万余串。1860年,太平军政占苏州,冯柱芬避居上海。受西学与社会形势的影响,冯桂芬认为民穷为匪,是地方“不教不养”的结果,提出改革传统慈善:摒弃对受助对象的道德操守求;各地广建善堂(养老室、读书室、严教室等);官府订立制度,由绅士管理;将从事赌博、斗殴之人收入“严教室”,令其从事耕田、种莱等工作;设“化良局”,专收妓女,“择老妇诚朴者教之纺织,3年保释”。冯桂芬并未将它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努力付诸实践。1871年,冯桂芬父子创办苏州洗心局(类似后来的惩戒所)。随着维新运动的失敗,冯氏慈善事业一度衰落。

一一摘编自王卫平《晚清思想家冯杜芬近代慈善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

材料二约翰:D:落克菲勒(1839——1937)是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办人,也是美国伟大的慈善家。与传统慈善相比,他的捐贈偏重于社会公益,并采取科学化、有组织的管理方式,在促进美国教育、医疗以及改善贫穷落后、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教育是溶克菲勒首先捐赠的领域,芝加哥大学是其一次重要捐赠。1884年,洛克菲勒資助了亚特兰大的一个黑人女子大学,还助其他教派建立学校,甚至天主教。由于担心捐赠会助长懒惰、破坏新教不劳不食的原则,他的捐赠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如捐赠的钱必须放在学校的基金会上;若发现所捐赠的钱未被好好利用,就将其投入其它社会团体等。为改善全世界穷人的生计,191万年,他创办了落克菲勒基金会,使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深受其益。1915年,他在中国建立了协和学堂(即协和医院)

一一摘编自黄鹏《浅析洛克菲勒的慈善思想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传统慈善相比,19世纪中期冯桂芬慈善思想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菲勒家族、冯氏家族慈善实践结果不同的原因及启示。

 

查看答案

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第三世界产油国,为维护本国石油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国际能源机构,展开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这表明20世纪后期

A. 经济领域出现“冷战”状态

B. 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利益维护

C.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D.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

 

查看答案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下面对斯大林的演讲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基础

B. 斯大林为其经济发展模式辩解

C. 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严重不满

D. 斯大林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 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 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 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 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查看答案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由此可知,西塞罗

A. 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 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幻想

C. 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

D. 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