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孟德斯鸠:权力制约和平衡。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社会契约论。 (2)美国1787年宪法以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为基本政治原则。 【解析】:(1)材料一中的“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和“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些信息体现了孟德斯鸠强调权力制约和平衡;材料二反映了伏尔泰认为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就体现他的“天赋人权”思想;材料三中的“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这一信息反映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其思想来源就是孟德斯鸠学的分权学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卢梭在《论不平等》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不周的法律,“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A. 反对直接民主

B. 反对代议制民主

C. 公意高于个人意志

D. 立法权应当属于政府

 

查看答案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下列思想家的观点与孔子最为接近的是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康德    D. 卢梭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启蒙运动的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B. 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C.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 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地偶然性,而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 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 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C. 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 更多地致力于启迪民众

 

查看答案

启蒙运动中某部著作旨在反对法国的专制君主制,主张国王和许多中间体之间应该分权。这些中间体包括高等法院、各省三级会议、有组织的贵族、持有特许状的市镇,甚至还有教会。该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波斯人信札》

C.《论法的精神》                 D.《社会契约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