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第一,罢宫市、五坊使(唐代朝廷的来办宦官,市场上抹夺猛于虎);第二,取消进俸;第三,打击贪官;第四,打击宦官势力;第五,抑制藩镇。此外,放宫女、宾乐女900余人回家,改革颇有成效,为百姓称道。但改革的阻力非常大,受到掌握实权的宦官和藩镇势力阻挠破坏,以失败告终。

改革过程中,顺宗病重垂帘问政.上传之事,要一经韦执谊,二经王叔文,三经王伾,四经李忠言,五经顺宗宠妃牛昭容,才能为顺宗所知晓。历史中也有关于王叔文、王伾贪财不廉洁的记载。此外,领导改革的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文人。改革失败后,顺宗死于宦官之手,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均被贬谪。

材料二韩愈则因革新时不被起用,攻击革新党派为“小人乘时偷国柄”。说宦官掌控的禁军是“天子自将非他师”。苏轼(朋党论)中说:“唐柳宗元、刘禹锡始不陷叔文之党,共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名臣矣。”清人王鸣盛是知名学者,则说:“叔文与宦官为难,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立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官,跋扈之强藩。”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观遍他留下的文字则未见一丝悔意。

(l)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历史背景及失败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应如何看待永贞革新?

 

(1)背景:唐朝末年国力衰退;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 原因:统治者领导不力;执行者不能清廉自重;对手势力强大。 (2)革新革除弊政,取得效果应给予肯定;判断革新成败不能依据片面之词,应从历史事实出发;革新领导人存在弊端,但不能总体否定革新的效果。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归纳分析理解能力。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贞革新的时间在805年,处于唐末。唐朝末年国力衰退,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严重,导致政治腐败黑暗。第二小问失败原因,改革触及到了宦官和藩镇的利益,所以阻力极大;统治者唐顺宗缺乏实权,对改革进程缺乏控制;改革派官员也贪污腐败,起到摧毁改革的作用等。 (2)根据材料二中对韩愈的描写可知判断一场改革不能只看单方面的评价,应该多方考虑参考。从苏轼的言辞中可以看出改革的领导者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是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71年,孝文帝登上了北魏皇帝的宝座。此时的北魏政权所要解决的最急迫的问题是

A. 一举统一中国

B. 缓和社会矛盾

C. 将都城迁至黄河流域

D. 改变鲜卑的社会风俗

 

查看答案

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符合此评价的是

A. 井田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 方田均税法

 

查看答案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 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 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的转化

C.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