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衣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 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北魏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兴盛

 

D 【解析】题干中的“自晋宋以来”指的是东晋和南宋,另外,根据题干中的“成书于5世纪”可知,题干描述的时间为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统一全国的朝代,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处于北朝统治范围内,故A、C项错误;士族指的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掌握着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特权,主要组成部分是汉族地主阶级,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被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士族制度没有得到发展,题干中强调的是洛阳地区的士族还能够保持礼仪传统,而不是士族制度的发展,故B项错误;北朝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推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将都城迁到洛阳,这一举措促进了洛阳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洛阳城出现了“礼义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 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

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

A. 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

B. 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

C. 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

D. 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采用汉族先进文化

B. 学习汉族统治政策

C. 发展经济

D. 巩固统治

 

查看答案

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查看答案

宗主督护制导致。

A. 国家赋税增加

B. 豪强地主隐瞒人口

C. 农民负担减轻

D. 社会矛盾缓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