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材料反映了

A. 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

B. 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 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

 

D 【解析】材料“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遵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反映了罗马法的公平理性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维护公共利益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 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

 

查看答案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查看答案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根据下表可以得出

朝代

年代

城市化率

战国

公元前300年

15.9

西汉

公元2年

17.5

745

20.8

南宋

1200

20

1820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0.6

1990

26.4

 

 

A. 城市化率直接关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B. 政府政策对城市化率影响较大

C. 大多封建政权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D. 农业发展程度与城市化成反比

 

查看答案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