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而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孙中山...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而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 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D.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C 【解析】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故答案为C项。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排除A项;平均地权是旧三民主义已有的内容,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4年,孙中山先生说:“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前后“耕者有其田”

A. 其目的与内容相同

B.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C. 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D. 都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宜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B. “排满”始终是民族主义的核心

C.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认识较混乱

D. 孙中山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其主张说明

A. 三民主义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B. “主权在民”是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

C.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查看答案

孙中山曾说:“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这说明孙中山

A.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B. 把反帝与反封建有机结合

C. 宣扬民生主义的革命思想

D. 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出发点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予以充分的历史肯定,并在吸纳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发展和超越。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A. 新三民主义包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新三民主义实现了阶级属性的跨越

C. 新三民主义把民权主义与“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相联系

D. 新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与反对帝国主义相联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