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     )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节制资本”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膨胀操纵国计民生。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年孙中山在演说中说:“今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1924年他在《关于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宣言》中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孙中山在民族主义认识上的这一转变表明他(   )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②重新确立了民族主义的革命目标 

③开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④主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

 

查看答案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而的主要特点是

A.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查看答案

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

年代

193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1306

1061

1376

549

 

 

A. 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

B.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 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D. 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有力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