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 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 农村生产...

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 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 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C.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B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图片一可以看出是加入合作社,也就是对农业进行改造;图二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图三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小岗村;共同说明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故选B。A只是图二的描述,排除;图二挫伤了生产积极性,C错误;图二、图三的所有制没有变化,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连续三年国民经济的部分状况。据此推断这三年是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第一年

2534亿元

+17.3%

558.7亿元

+24.4%

第二年

2104.5亿元

-17%

419.4亿元

-25%

第三年

2012.3亿元

-4.2%

361.3亿元

-13.9%

 

 

A. 1949—1951年

B. 1957—1959年

C. 1966—1968年

D. 1978—1980年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

 

查看答案

1958年,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大办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1960年,中央发布文件规定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权应该主要归生产队。上述变化反映出当时

A.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B.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C. “大跃进”运动的扩大    D. 对农村工作的务实调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查看答案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的制定

A. 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B. 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

C. 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    D. 是基于国家全面建设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