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对表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进口棉纱(万...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对表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A. 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

B. 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

C. 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

D. 中国自然经济已经彻底瓦解

 

B 【解析】材料反映了棉纱进口增加量大,而棉布进口增加量小,中国进口棉纱也可以生产成棉布,导致棉布进口量减小,故B正确;进口棉布变化量不大能够说明并非倾销态势,A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洋务运动,C排除;从1872年、1890年等时间来看中国自然经济尚未彻底瓦解,D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D.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查看答案

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

类别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 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

C. 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

D.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查看答案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B. 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

C. 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D.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查看答案

史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这段史料记载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