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梅文鼎出生于1633年,清初被誉为“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梅文鼎出生于1633年,清初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的民间天文、数学家。1662年他撰成第一部科学著作《历学骈枝》,开辟了后代学者通过大统历来解读授时历的研究途径。1675年,他在金陵购得明版《崇祯历书》一部分,同时又抄得波兰教士穆尼阁的《天步真原》等书,从此开始系统地钻研当时传入的西方天文、数学知识。1689年,梅文鼎来到北京,在大学士李光地家中教馆。李光地本人及其弟子等皆从梅文鼎学习历算。1690年,梅文鼎撰成《历学疑问》一书。1702年,康熙读到此书,三年后的夏天,康熙帝在南巡的归途召见梅文鼎,连续三日在运河上的御舟中同梅文鼎谈论天文、数学,并亲书“绩学参微”四字,表彰他的研究工作。

在中国科学史上,梅文鼎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前有明末传统历算的衰颓和西方科学的输入;后有清中叶乾嘉学派对包括历算在内的传统学术的复兴。梅文鼎的天文和数学研究在他那个时代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致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梅文鼎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文鼎学术研究成果的意义。

 

(1)梅文鼎个人的不懈努力;前代学术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或借助西方科技知识);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动。 (2)推动传统学术的复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了天文历法研究的新方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成功原因,我们要从个人和外界两部分因素来分析。第一部分就是个人因素,梅文鼎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其成功的关键。外部因素,我们主要看到了前代学术研究成果、西学东渐以及统治者的影响,概括出来即可。 (2)从梅文鼎研究的内容来看,这对于传统学术的复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此外,在天文历法研究方面,开创了天文历法研究的新方法,总体来说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8至1953年的苏联与南斯拉夫冲突期间,双方的对抗与斗争表现在经济方面的封锁、政治方面的对抗、军事方面的威胁以及外交方面的纷争。1949年,苏南关系继续恶化并且达到了极点,苏联武装干涉的威胁迫在眉睫,至少有七个苏联摩托化师部署在边界。南斯拉夫国内,30多万军队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并且从英美购买武器,同时修改安全计划,在北方举行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演习。双方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战争一触即发。最终苏联并没有进行武装干涉,斯大林担心美帝国主义者积极支持南斯拉夫人。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也在为避免战争做积极的努力。南斯拉夫领导人打破了思维定式,突破了意识形态上的藩篱,采取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力量兴起的情况下,找到了可以依靠的盟友,从而使南斯拉夫在世界事务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摘编自李桂峰《苏南冲突与南斯拉夫的不结盟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南冲突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南冲突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潘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治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钢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募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治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冶生产的兴旺和发达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摘编自李强《我国矿业管理机构改革纵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1307-1321年

但丁在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了长诗(神曲》。

1689年

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

1776 

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1783年

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1789年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1825-1826年

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棉线烧成碳丝,试制成功了白炽灯泡,使民用照明得以实现。

1911年

德国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为23,295马克。

1914年

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上表是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中国的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在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它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带有巫术色彩的歌舞活动。周朝开始由职业演员“优伶”替代巫师。汉代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宋代适应市民口味的文化娱乐形式获得长足发展,戏曲步入了它的形成期。北宋灭亡后,宋杂剧南下北上一分为二。南下杂剧与南方地方音乐、民间戏融合而成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正式戏曲形式——南戏。而在北方,以金院本和北方音乐为基础的一种戏曲形式也迅速成熟起来,这就是元杂剧,或称北曲杂剧。元杂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宾白、舞蹈、演奏、歌唱融为一体,开辟了我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到了明代,在吸收了元杂剧北曲基础上形成的新戏曲形式——传奇取代了杂剧在剧坛的主导地位。清康熙年间,由“南洪(洪昇)北孔(孔尚任)”创作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在亡国之际于爱情和国难之间寻觅历史的兴亡之感和人生之慨,引起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摘编自《中国戏曲史钩沉》

材料二

    钱玄同说,“要中国有真戏,非把中国现在的戏馆全数关闭不可”,“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

    傅斯年自言“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却声称“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的价值”。“现在流行的旧戏,颇难当得起文学两字”。

    同样自称“门外汉”的同作人,断言中国旧戏该废的理由是“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的野蛮”和中国旧戏“有害于‘世道人心’”,“至于建设一面,也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

——摘编自陈平原《触揽历史与进人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学者谈“旧戏”的社会背景并对其观点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1951年10月,工党在大选中败北,保守党丘吉尔再次组阁后并没有废弃工党政府的施政措施,仅终止钢铁工业和国内运输业的国有化计划,并在国民保健方面减少一些政府开支,其原因是

A. 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 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

C. 国家干预适应经济发展

D. 工党的改革卓有成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