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家庭伦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秩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 (2)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 【解析】(1)特征:根据“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得出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秩序;根据“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得出注重家庭本位;根据“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得出家国一体。 (2)成因:可分别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宗法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他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浸润)民以仁,摩(砥砺)民以谊(义),节民以礼”。由此可见,他十分重视

A. 国计民生

B. 道德修养

C. 道德教化

D. 科学知识

 

查看答案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

A. “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 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C. “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 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查看答案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查看答案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查看答案

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 孟子的民本思想

B. 荀子的政治思想

C. 董仲舒的新儒家

D. 孔子的德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