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A 【解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指义和团运动,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与“中世纪”不符,故BC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

A. 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B. 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C.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D. 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C.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D.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 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B. 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C.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D. 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