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B.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C.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D.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A 【解析】材料“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表明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A项正确,D项包含在A项之中;材料没有体现出科举制度的发展状况,故B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B.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C.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D.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查看答案

《史记》上说秦始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造成秦始皇如此行为的根本原因是

A. 皇帝制度的特点决定

B. 秦始皇个人性格使然

C. 法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D. 秦朝律例的规定导致

 

查看答案

有历史学家对古代选官制度这样总结道:“(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这说明古代选官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 完善政府职能

B. 扩大统治基础

C. 维护王朝统治

D. 提升官员素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A. 明朝提刑按察司

B. 秦朝丞相

C. 汉朝刺史

D. 元朝御史台

 

查看答案

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B.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C.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D.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