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A.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商人对政治形势影响力增强

C.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C 【解析】由材料“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可知唐朝商人和手工业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居官;由材料“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可知允许商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做官,反映出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答案为C项。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并不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A项夸大了这种变化,排除;材料中说明工商业者参加考试变化,不足以对政治形势作出较强的影响力,排除B;材料只是表明一个客观事实,没有反映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 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 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查看答案

元代规定官营作坊的工匠必须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且不得脱籍而清代顺治年间1645年),政府则明确宣布废除匠籍制度。与此相关的重要原因是    

A.赋税制度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民营手工业壮大  D.工商业市镇兴起

 

查看答案

829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该记载(     )

A. 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

B. 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

C. 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

D. 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查看答案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查看答案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