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 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B. 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 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    D. 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财不行商”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既能说明安土重迁的思想,这些都是对小农经济的描述,没有体现农业发展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均田制和工商业的发展,故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制作的表格,请按要求将其补充完整。

材料三:汉代不少冶铁遗址的作坊面积有的达几万平方米,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东汉已经有高五六米,容积大约四十立方米的大型高炉出现。这些都证明冶铁生产规模的扩大。炉型的高大化和鼓风技术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动力已经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鼓风,如“马排”“牛排”等,以后更发展到水力鼓风。“用力少,风功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按顺序填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①②③

(3)材料三中水力鼓风的设施名称是什么?发明者是谁?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

B. 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

 

查看答案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

C. 播种工具

D. 纺织工具

 

查看答案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 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

B. 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

C. 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

D. 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