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

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A. 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 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 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的增强

D. 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可知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的增强,C正确;材料中的盟约并不是工商食官制度瓦解的原因,排除A;“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未体现重视商业的发展,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阶级结构的剧变,排除D。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查看答案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的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A.中央集权程度加强           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内阁首辅的执政能力         D.朝臣们的深深嫉妒

 

查看答案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查看答案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 拥有世袭统治权

B. 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 尊重上级的权威

D. 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查看答案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 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

C. 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 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