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就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十月革命比法国巴黎公社更成熟的是
A. 战争引起革命
B. 人民反对战争
C.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 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西欧国家一些领导人认为,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间
的战争威胁。基于这一认识,二战后欧洲走向
A. 战争 B. 分裂 C. 联合 D. 独立
下面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
朝鲜战争 (1950—1953 年) |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 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 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
D. 西欧国家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 全球化趋势 B. 多极化趋势 C. 一体化趋势 D. 区域集团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贴切含义是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
B. 由意识形态的对峙到政治军事的全方位对抗
C.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C. 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 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