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规定,“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主要有“奇才异行...

宋代规定,“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主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B. 网罗人才维护专制统治

C. 抑制门阀士族地主势力

D. 选拔出大量实用型人才

 

B 【解析】A、C不是主要目的,通过应试、网络人才维护专制统治是宋代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故排除A、C,B正确;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 自耕农经济

B. 田庄式经济

C. 屯田制度

D. 租佃式经营

 

查看答案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头枕三河(主要指关中地区),面向西北(草原地区)”,而到了唐(安史之乱后)宋则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因为(  )

A. 政治中心的南移    B. 经济政策的改变

C. 四大发明的应用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 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 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查看答案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 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