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答应得十分“爽快”,但是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答应得十分“爽快”,但是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肯答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地大物博的心理

B. 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

C. 天朝上国观念的作祟

D. 华夷观念的彻底改变

 

C 【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这说明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不愿让外国人进驻北京,故C正确;地大物博的心理与拒绝互派大使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故B错误;材料说明清朝华夷观念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觉近代化

D.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查看答案

美国宪法在前言的第一句话就清楚表明,制定宪法的主体是“合众国人民”,而不是君主或某个贵族阶级。这说明(    )

A. 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B. 立法权属于全体人民

C. 联邦机构要对人民负责    D. 美国开近代民主先河

 

查看答案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其观点的举措是(    )

A.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D.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A. 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

 

查看答案

“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这一现象发端于(    )

A.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1787年联邦宪法    D. 第三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