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曾称红军“共匪”,对长征多用“逃窜”“西窜”字眼;后来称红军“共军”,使用“长征”等词。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C. 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
D. 抗日救亡运动推动
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会后,除已在前线作战的地方部队外,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这反映了当时
A. 国民党确立全面的抗战路线
B. 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
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
1936年 | 北平4,上海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1所 |
1938年 | 云南4,四川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1所 |
1944年 | 四川6,云南3,陕西3,贵州2,上海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1所 |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1931年,28个布尔什堆克来到瑞金,谴责毛泽东没有采取坚定的“阶级和群众路线”,搞游击战术、在土地革命中持“富农”思想。他们号召无产阶级领导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主义。这一事件
A.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有利于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 说明毛泽东的军事策略出现错误
D. 不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毛泽东在1928年写给中央的信说: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表明土地革命时期
A. 用人人平等去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B. 反封建斗争与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
C.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D. 统一战线是革命致胜法宝
中国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4月组成包括共产党员毛泽东等人在内的中央土地委员会,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不久,又提出“本党决计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致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这表明
A. 国共两党合作更趋密切
B. 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C. 民生主义思想得以落实
D. 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