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B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古代人口并不是持续增长的,所以A错误。“边际之地”的增加不一定会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不选C。“边际之地”的增加不能反映传统农业的特点,不选D。宋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在增加,但新增加的耕地多是“边际之地”,说明解决人地矛盾的方法主要是扩展耕地,从侧面反映了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办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路线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给该图拟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秦朝开辟“五尺道”  B.汉代丝绸之路畅通

C.玄奘西行取经求法D.松赞干布遣使唐朝求婚

 

查看答案

从1936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生产,促进就业,改革币制,集中力量建设重工业,将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这反映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   

A.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

B.改变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为战争作准备

D.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 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 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查看答案

诗人宗泐在《清源洞图》中对泉州有这样的描写: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泉州遍种刺桐树,外来商人、水手便以刺桐名之,这个名字当时在海上丝路所历各处广泛流传。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是我国元代对外贸易繁荣的一个缩影

海上丝绸之路曾经过泉州

当时泉州在国际商贸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府为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曾经在泉州设置十三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