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这首旋律...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歌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B 【解析】 试题分析:红军是国共对峙时期的人民军队的称呼,“我编斗笠送红军”说明了此时是国共对峙时期。A时期为国民革命军,C时期为八路军,D时期为解放军。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林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五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武昌起义

D. 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是

A. 御史大夫

B. 官员监察制度

C. 谏议制度

D. 皇帝制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推恩令

B. 收精兵

C. 削实权

D. 制钱谷

 

查看答案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这描述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皇帝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文明在连续.未间断地发展了五千年后仍然绽出新枝,在16世纪后,并继续同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进行着交往,作出了贡献。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古老的文明受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来源于互联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欧洲文明的走向。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请以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分析材料二中西方列强如何向中华文明施加压力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欧洲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