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材料一
192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但是新政府面临着一系列极为困难的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当时的货币状况急需解决,“我国货币之紊乱,今日已达极点,内为商民所诟病,外为列邦所腾笑,追溯原因,历史甚远。盖我国历代政府,从无统一全国货币之整个计划,实无币制之可言
——摘编自刘娜《南京国民党政府货币改革研究》
材料二
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实施“废两改元”,并决定先从上海开始实施。规定自3月10日起各业交易改用银元计算,以规元银七钱一分五厘为法定银元价格,所有公私款项的收付、债权债务之清算以及各种税收应折合银元收付。同年4月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决议:从4月6日起,所有
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发行的法币,即是国民政府实行的一种与“废两改元”相互配套的旨在改革辅币制度的货币政策
——摘编自任荣《南京国民政府历次重要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南昌起义
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
A. 形式上摆脱列强奴役
B. 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
C. 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
D. 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 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富兰克林等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建立一院制议会,反对设置“带有贵族气味”的上院,而另外一些代表则提出了后来被制宪会议采纳的观点:上院议员的存在可以缓和下院中过激的立法行为。据此判断,美国建立国会所依据的政治原则是
A. 联邦主义 B. 权力制衡 C. 人民主权 D. 议会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