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南昌起义
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
A. 形式上摆脱列强奴役
B. 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
C. 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
D. 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 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富兰克林等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建立一院制议会,反对设置“带有贵族气味”的上院,而另外一些代表则提出了后来被制宪会议采纳的观点:上院议员的存在可以缓和下院中过激的立法行为。据此判断,美国建立国会所依据的政治原则是
A. 联邦主义 B. 权力制衡 C. 人民主权 D. 议会至上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A. 英、法、美、德 B. 法、英、美、德
C. 英、德、美、法 D. 法、德、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