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 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抑商、海禁
C. 重农抑商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央视播出的《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②小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④专卖制度被废除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汉代长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A.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