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APEC的成员国是 A. 发展中国家 B. 亚洲国家和地区 C. 西方国家 D....

APEC的成员国是

A. 发展中国家

B. 亚洲国家和地区

C. 西方国家

D. 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

 

D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APEC的全称来入手,APEC的全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因此它的成员国主要是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美国也是其中的成员国;B选项错误,还包括美洲的国家;C选项错误,中国也是其中的成员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历时20多年,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若干小岛。当这些初生企业的产品出现于市场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予以打击。中国企业所需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威胁。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取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在设厂、经营和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完全听任地方官吏随意处置摆布。而许多地方官吏,还对商界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其原因。

 

查看答案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的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    B.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 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 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查看答案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  

A.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 由四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