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的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 (2)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 (3)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入停滞状态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政治上”可从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经济上”可从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等角度思考作答;“思想文化上”可从“百家争鸣”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新型经济”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宋元时期”、“新型经济”即可得出“商品经济”的结论;第二小问“表现”可从“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海外贸易的繁荣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经济政策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可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海禁”政策的局限性等角度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    B.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 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 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查看答案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  

A.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 由四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查看答案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节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A. 列强的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 民族工业在诞生之初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 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有重要贡献

D.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民族工业才能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A. 洋务运动期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 新中国成立之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