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1917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1917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盈利,1917—1921年共获利560多万两。但是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下坡路。以上材料说明(   )

A. 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C. 纺织业是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D. 发展民族工业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D 【解析】1917年处在一战期间,1922年一战已经结束。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大生纱厂发展较快,随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纱厂开始走下坡路。因此材料信息说明发展民族工业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故答案为D项。A、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表格,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1873

1893

1903

1910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值

286.6万元

2 842.3万元

8 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2. 6%

 

 

A. 列强加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    B.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    D.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    )

A. 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B. 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

C. 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D. 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查看答案

阅读1913-1919年各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

——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

——

1568858

29.6

1919

64292239

66.3

368

0.001

3375809

63.7

 

 

A. 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    B. 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侵略中国

C. 民族工业的自身竞争力增强    D. 中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良机,备受后人抨击,但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初衷是(    )

A. 保护原有的经济结构    B. 保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 防止倭寇等势力干扰    D. 走独立自主的民族道路

 

查看答案

如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B.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D.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