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要求,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

A. 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

B. 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

C. 典籍整理服务于文化专制

D. 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C 【解析】材料中“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说明当时统治者注重典籍整理以维护封建专制皇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乾隆帝关注《四库全书》的编撰,说明并不反对文化继承,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修订《四库全书》是对儒学的修订,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西学的传播,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查看答案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引文描述的官员应是

A. 唐朝户部尚书

B. 汉朝的刺史

C. 宋朝三司使

D. 明朝布政使

 

查看答案

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D.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查看答案

《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中央集权制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