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引文描述的官员应是

A. 唐朝户部尚书

B. 汉朝的刺史

C. 宋朝三司使

D. 明朝布政使

 

C 【解析】根据“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可知国初是在五代之后,而五代十国局面是在唐朝灭亡后出现,而且根据“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可知该官员的职责是总管国家财政的,并且地位在户部之上,故宋朝三司使符合题意,故选C;AB时间不符合“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排除;明朝布政使掌管地方行政,与题干中“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所述的总管国家财政不符,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D.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查看答案

《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中央集权制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确立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分工细致,相互协调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相权扩大,威胁皇权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