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美苏两国都努力加强自身的力量和各自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集团,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两极化的发展和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信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政”“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糧《藏高乐主义论》
材料三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钭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及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战争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局势的一部分。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国斗争表面化和尖锐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斗争对世界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主要诉求。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以下史实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 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C. 荷兰成为贸易强国 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反映
A. 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 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 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 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下列对电影《哥伦布传》主题曲《1492,征服天堂》的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生命的光芒
A. 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
B. 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
C. 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
D. 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
16世纪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的里斯本等城市。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开辟使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B.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传统的东西方商路遭到断绝
地图刻板师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宇宙志出版商满足不了大量订货……古往今来的地理学、宇宙学和制图学从未见过像这50年如痴如狂、硕果累累的发展速度。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广泛传播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市民阶层的扩大 D. 近代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