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

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D 【解析】根据题干,唐大和五年(831年)已出现夜市,在王建(768-835)诗中“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可见此时夜市已比较繁荣。但根据题干,并未出现抑商政策开始调整的意思。在开成五年(840年)仍敕“京夜市宜令禁断”可见政府依然禁绝夜市。因此,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

A. 商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B. 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

C. 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之法    D. 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

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B.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

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

D.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查看答案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查看答案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