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 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B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俄国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没有体现出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故可排除A;“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说明了改革有革命性,“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反映了经过改革农民仍然要承担过重的封建义务,说明改革不彻底性,故此题选B;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的统治,故可排除C;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故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 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 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 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查看答案

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查看答案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查看答案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 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查看答案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D. 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