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
年份 | 钢产量 | 煤产量 | 基本投资 | 积累率 |
1961年 | 750万吨 | 2.5亿吨 | 59.5亿元 | 19.2% |
1962年 | 600万吨 | 2.39亿吨 | 46亿元 | 10.4% |
A. 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
B. 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
C. 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D. 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 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 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 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 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 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
D. 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 出处 |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 【后晋】刘响《旧唐书·文宗本纪》 |
“玄奘以回峰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 【民国】王修《版本述》 |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