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公平劳动标准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社会保险法》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福本人就很清楚地说过,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材料主要表明“新政”

A. 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    B. 是罗斯福总统坚信凯恩斯主义的产物

C. 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D.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查看答案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到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破产”从本质上表明

A. 美国的财政金融已陷于崩溃局面    B. 美国承受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差

C. 改变自由放任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D. 美国的经济地位在迅速地下降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查看答案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B. 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C. 资本主义国家利害相一致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