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文权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

王文权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以下对题干材料意思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因西方社会生活习俗优越于中国,民国初年国人相继推崇

B. 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成为了民国初年国民的共同心理

C. 国内革命的成功,推进国人社会习俗和社会心态的近代化

D. 民国初年,中国传统社会遭受着西方近代文明强有力冲击

 

C 【解析】从材料“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推进国人社会习俗和社会心态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生活习俗优越于中国”,故A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共同心理”;D项所包含的范围太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A. 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B. 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 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D. 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查看答案

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 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 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 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 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查看答案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人员的内迁    B. 军工企业的激增

C. 民营工业的发展    D. 战时需求的刺激

 

查看答案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娱乐大众

B. 报道国内外大事

C. 宣传政治主张

D. 传播商业信息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