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早期殖民掠夺扩大了美洲与欧洲的差距,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洲地区的贫穷落后,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A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客观上黄金和白银的流动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项说法错误;美洲最早是意大利人哥伦布航行发现的,D项错误。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 引起了“价格革命”

B. 引起了“商业革命”

C. 引起了“商业危机”

D. 引起了“贸易革命”

 

查看答案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

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 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

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 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

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土主张的相同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始终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 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 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 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

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了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 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理想社会模式的哪一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如何“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有 何作用?康梁在 19 世纪末的活动对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社会”有何贡献?

3)据以上材料说明康梁等追求的理想社会与太平天国追求的理想社会有何突出不同?造成上述不同的根

源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 们作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 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 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 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表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