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14日,墨西哥《至上报》上一篇题为“富国和穷国的不平等也反映在破坏生态环境与受害的程度上”的文章表示:“工业化国家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源头。但是,最终为污染和滥用土地、森林、河流以及海洋而付出代价的却是那些最贫困的国家的人民。”可见作者
A. 着眼于反思经济全球化
B. 坚决反对发展工业
C. 明确反对全球化
D. 主张各国贫富均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
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财富增加了6倍。1980—1990年,发达国家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NP总量的67%,上升了73.2%;发展中国家的GNP只占33%,下降了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B. 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
C. 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目前,高科技商品是欧美日国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也会进入欧美日市场。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中美竞争将改变之前的“龟兔赛跑”局面,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
A. 全球化加强
B. 经济格局多极化
C. 政治格局多极化
D. 激烈竞争危机重重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某博物馆为展现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特举办了“百年中国(1840~1949)民主政治的曲折与发展”历史图片展览。展览的前言写道:
“伴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下面我们所展示的就是百年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1)以下三幅都是展览的图片,请你从中任选两幅,为其配上解说词。解说词的内容应包括图片出现的背景、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历史意义,表述不能要点化,要表述成文。
(2)请你结合对以上三幅图片的观察,在参观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相关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