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纪时,意大利和英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纪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扩大,逐渐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业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

——摘编自代轩宇《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贾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行会日趋没落。

——摘编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监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至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自己组织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年,上海商务总会提出了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动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即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外华商参加这一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统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不同之处:A.欧洲行会产生时城市自主性较强,市场狭小;中国行会产生于专制性较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社会。B.欧洲行会主要是民间自发产生;中国行会是奉政府之命成立。C.欧洲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存在较大矛盾,有着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国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关系相对融洽,共生性较强。D.欧洲行会的自主和自治明显,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较高或作用较大;中国行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限。 e.欧洲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中国行会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推动作用有限。 (2)变化:在地方和城市中享有较大的自治权(或参与城市管理);以独立社会力量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清末新政的推行。影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推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发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为以后的城市管理、地方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解析】(1)由材料“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手工业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欧洲行会的特点。据材料“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贾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即可得出中国行会的特点。 (2)第一问变化,据材料“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监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至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言权。”、“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即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外华商参加这一政治运动的重任。”加以归纳即可。第二问原因,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外在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第三问,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的近代化和城市发展,以及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A. 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 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 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 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这表明英国

A. 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完善

B. 政治制度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查看答案

二战中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但作为条件,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这一法案

A. 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

B. 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

C. 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

D. 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看见阿利斯塔库斯为家里有14位自由人挨饿发愁,却不满格拉蒙家里有许多奴隶为其创造财富。“这难道不是耻辱吗?”苏格拉底问,“他由于一些恶人的关系丰衣足食,而你同那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却贫困不堪。”这反映苏格拉底

A. 肯定雅典式民主政治

B. 认为雅典民主败坏了民风

C. 认为劳动者是可耻的

D. 反对雅典实行奴隶制度

 

查看答案

1763年威尔克斯发表一篇文章,对国王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抨击,国王下令逮捕威尔克斯,指责他犯了诽谤。然而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豁免权,法庭以人身保护法为依据将他释放。国王操纵议会剥夺威尔克斯的议员身份,并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说明英国当时

A. 议会由君主把持控制

B. 君主权力仍在强化

C. 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D. 君主立宪尚不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