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中是中国古代官阶制变迁五大阶段示意图。对秦汉和明清时期官阶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图中是中国古代官阶制变迁五大阶段示意图。对秦汉和明清时期官阶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秦汉官阶反映了当时贵族政治的形态

B. 秦汉品位分等高峰适应了氏族的统治

C. 明清官僚特权萎缩而待遇向职位靠拢

D. 明清官阶超越士族统治向官僚政治回归

 

C 【解析】依据材料标注可知,秦汉和明清主要是以官僚政治为主,AB均不正确;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明清政治仍然以官僚政治为主,表中信息没有涉及士族统治问题,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9年、冯友兰在《论抗战》中指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此言论反映了

A.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B.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A. 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

B. 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C. 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

D. 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

 

查看答案

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主张均反映出

A.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

C.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D. 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

 

查看答案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B.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C.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D.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在1957年,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在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在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