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摘编自陈小川主编《文艺复兴史纲》等

材料二

《新青年》的作者们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旧文化,欧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欧洲文化之输入中国是历史的进步。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引起同中国文化的冲突;而每经历一次冲突,中国“国民即受一次觉悟”。陈独秀认为,明中叶至清朝初年,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将一些西方科技知识输入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运动逐步深入,洋务运动提倡西方的制械练兵之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行政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旨在“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实行的却是假共和,专制并没有结束,“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在这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用鲁迅的话说,是“首在立人”。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同之处。

 

(1)特点:首先从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提倡世俗文学;肯定人的价值。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 (2)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西方文化要进一步学习。 相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新阶级力量的壮大,与守旧势力的矛盾尖锐;都借助外力反对守旧势力,宣传新思想、新主张;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转型;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并结合所学从文学和主张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意大利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二“中国的文化是旧文化,欧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欧洲文化之输入中国是历史的进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西方和中国该时期历史现状从经济因素、思想解放以及文化转型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

A.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 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 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查看答案

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 废除身份制度实行形式上的平等

B. 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C. 殖产兴业

D.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查看答案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A. 中下级武士

B. 大名和武士

C. 广大民众

D. 上级武士

 

查看答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 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查看答案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有

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