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A. 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 历史教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 【解析】根据“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说明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C;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提出“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该观点引起其它新学派呼应,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和“好古非今”的退化史观。这反映出

A. 新史学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急先锋

B. 进化论的传入促进思维方式的改变

C. 史观的改变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

D. 传统史观不符合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甲午战争如此评论:“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材料中梁启超

A. 客观公允地评价了失败主要原因是政治的腐朽

B. 认为清朝的现代化运动必须进行新的范式转换

C.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D. 认为李鸿章的思想已经具有了民族民主色彩

 

查看答案

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表。提此可知

项目

投资额(千两)

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100000

50.0

附股于外商企业

12000

6.0

投资城市房地产

30000

15.0

投资商业、银钱业

53000

26.5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5000

2.5

 

 

A. 买办资本的投资导致小农经济的瓦解

B. 洋务企业发展离不开办资本的投入

C. 买办资本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

D. 买办资本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

 

查看答案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