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个人听从自己的内心,不理一切外部——法律、习惯、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承——对...

“个人听从自己的内心,不理一切外部——法律、习惯、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承——对自己的约束。”该观点和以下谁的思想最相近

A. 马丁•路德

B. 达尔文

C. 达•芬奇

D. 但丁

 

A 【解析】材料“个人听从自己的内心”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与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的主张相似,A符合题意;B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材料无关;CD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孔子

B. 墨子

C. 普罗塔戈拉

D. 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

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 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 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C. 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D. 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查看答案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实行人治或法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北非是二战中德意与英国争夺的一个重要目标,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事中的重大战役。从1940年9月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昔兰尼加东部发起进攻,次年3月德国参战,到1943年5月以德意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历时近三年的北非战事无不与欧亚的战事紧密联系着,受整个战争形势的制约。就北非战事的评价,斯大林曾说:“由于非洲的军事行动,表示主动权转到我们盟国手中,欧洲的军事政治状况从根木上变得有利于英美同盟。它破坏轴心国体系的领导力量希特勒德国的威信,从精神上瓦解希待勒在欧洲的盟国……为打垮意大利和孤立希特勒德国创造条件。最后,它为在更靠近德国的要害地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创造前提,而这对战胜希特勒暴政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据《试论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失败》等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入侵北非时欧洲战争形势。北非战事与欧亚战事紧密联系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非战事胜利结束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材料二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温斯顿·丘吉尔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该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发展有何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