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行动使成...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行动使成吉思汗陵柩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 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 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 促进了民族融合

D. 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的一致行动,体现了两党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故B项正确;AC项中关于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不是当时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东方史专家克罗斯告诉《纽约时报》记者:在沈阳的外国人认为日本人的进攻是有预谋的,在未受到挑衅情况下采取的相当坚决的手段,在各地的中国军队中造成恐慌和混乱……日本人靠扶植奴颜婢膝的中国人组成傀儡政权,欲将满洲和内蒙古殖民化。材料反映出日本发动这次事变是                                         

 A.蓄谋已久 B.偶然发生 C.以战促和 D.以战养战

 

查看答案

1937年7月10日,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写到:“三,倭寇今天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戟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关于这段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B. 国民党坚持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 只有武力一途才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D. 该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查看答案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为适应形势变化而成功转变革命策略的重要会议。其转变革命策略主要是指会议

A. 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指出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查看答案

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B. 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查看答案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转向合作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C. 日本占领广州,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