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B 【解析】据材料“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共八大的会议内容,故B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召开,故A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故C项错误。中共十四大在1992年,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看答案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   )

A. 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重商轻农

 

查看答案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B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 自然经济

B.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国际环境有利

B. 民族独立实现

C. 社会性质改变

D. 政府大力支持

 

查看答案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