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社会变迁的运动大致可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社会变迁的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I.渐进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系性社会变迁(弱式)

Ⅱ.突发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社会变迁(强式)

Ⅲ.创新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断性社会变迁(强式)

Ⅳ.传导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弱式和强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材料中的四种基本形式的社会变迁中,提取其中一项,结合相关史实,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实践和总结。 (2)力主“新学”,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倡导“广实学”,培养了技术人才;鼓励多层次“游学”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发展;癸卯学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促进了新式学校的建立。维护“旧体”,使教育改革思想有着相当保守的成分。 【解析】首先,由材料的界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属于渐进性微变;太平天国运动属于突发性微变;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等属于创新性巨变。明治维新、洋务运动等属于传导性巨变。 在论证时要结合所学抓住变化的特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主动或被动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城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显著效果。1953年成立了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禁止黑烟排放和升高烟图高度,并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油品硫的含量。伦敦在40年代木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人民网《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19世纪的英国环境问题的不同成因。并概括英因治理筹霾的经验。

 

查看答案

1990年5月至9月,美、苏、英、法与东西德召开了四次“2+4”外长会议,讨论德国统一问题,会议主要围绕“统一后的德国与北约华约的关系、德波边界的确定、四个战胜国对德国的权利与责任的终止”等议题展开。同年10月,两德统一。这反映了

A. 美苏对峙格局的终结

B. 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C. 苏联在东欧战略收缩

D. 大国影响力作用强劲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A. 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 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804-1836)

 

总额(*1000英镑)

制成品(%)

粮食(%)

原料(%)

1804-1806

50619

1729(3.4)

21444(42.4)

27446(54.2)

1814-1816

64741

731(1.1)

27602(42.6)

36408(56.3)

1824-1826

56975

892(1.6)

20563(36.1)

35520(62.3)

1834-1836

70265

1926(2.7)

20680(29.4)

47659(67.9)

 

以上数据最能表明英国

A. 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

B. 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C. 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

D. 殖民掠夺提供巨大经济红利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A. 导致民主的衰败

B. 引起社会的分裂

C. 促进阶级的分化

D. 利于思想的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