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400架减少到18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000架。随着恐慌在1933~1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年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

——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

材料二

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在对华争夺战中,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1931年的美麦借款规定:“中国向美国粮市平价委员会购买美麦粉45万吨,此项麦价,嗣经结算,共美金9212826.56元,作为借款。”美麦连本带息,高出当时国产麦市价的30%以上。两年后,美国财政善后银公司向国民政府再次货款5000万美元,以购买美国的棉花和小麦。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提出“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口号,企图变中国为其原料供应地,后来更是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争抢中国市场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1)原因: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缫丝厂自身抵抗力弱;战争的影响;国民政府未推行有效的救济措施。 (2)手段:与中国政府销售合约;采取军事占领,控制中国部分市场。 影响:对中国: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附庸关系;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对列强和世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解析】试题分析:(1)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得出。如材料中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对于民族工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等有效信息,还可以联系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可以分析得出列强争抢中国市场的手段。对于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应当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和对西方列强的影响等方面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一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 苏联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

 

查看答案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A.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 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 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 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1930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既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

A. 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B. 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

C. 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D. 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

 

查看答案

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召开了英联邦和殖民地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多个协定,和各成员国正式确立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帝国特惠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 和苏联进行对抗

B. 扩大进出口数额

C. 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D. 推行贸易自由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