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

A. 五谷开始种植    B. 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 土地私有出现    D. 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D 【解析】由材料“人善治之,财亩数盆”,说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正确。A项的“开始”错误。“铁犁牛耕”广泛使用于汉朝时期,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不是“土地私有”,C错误。排除A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 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2018年是中国传统的狗年。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

A. 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

B. 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C. 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

D. 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查看答案

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及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项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

A. 限制商业活动    B. 加强商业监管    C. 抑制商业兼并    D. 鼓励商人竞争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 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

D. 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 君主专制加强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普遍

D. 小农经济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