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 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 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 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D. 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C 【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这实质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故选C;材料只是揭示中央财赋困难没有揭示财赋减少,排除A;B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D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有揭示实质,排除D。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菜蔬和肉类等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制造业和修理业等手工业的存在

C. 粮食、菜蔬和肉类等的生产

D. 家庭纺织业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据记载,继昌隆缫丝厂建立后,陈启沅改变了国外“蒸汽机+联机缫丝车”的生产模式,而将联机改为单机,以便可以分散进行生产。这反映了

A. 小农经济对近代工业的抵制

B. 机器生产不符合中国的需要

C. 工厂模式在中国起步较艰难

D.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打压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B. 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 目的是为赢得抗战胜利积聚力量

D.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交通通讯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